校友专栏

ALUMNU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校友文苑

回忆风力发电的推广工作

发表时间:2019-10-21 作者:杨长安口述 王涛访谈整理 浏览次数: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我们国家也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进行电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其中风力发电技术最成熟,投资成本最具竞争力,因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我从1984年就开始研究风力发电,并在全省推广风力发电。当时湖北省不管是高校还是科研所,只有我一个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可以算是湖北省风力发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88年我们在黄陂的夏家寺水库(后来改称木兰湖)成立了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我担任主任委员并兼任秘书长。

当时省农业厅设有一个新能源办公室,非常支持推广风力发电。但是电力公司当时是持不太支持态度的,他们认为湖北省属于内陆省份,属于弱风区,不适合推广风力发电。但是我就不信,我认为湖北省地形这么复杂,难道就不存在强风点和大风带吗?我对湖北省的气象风力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发现湖北省可能存在中型风场。1991年我在《风力发电》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湖北省风力资源和风力发电》,在文章中我第一次提出湖北省有可能发展中型风力发电场。这是湖北省第一篇关于风力发电的文章,也是全国范围内比较早的关于风力发电的研究成果。

我调研时走访了湖北省的很多地方,比如通山、利川、大悟、长阳、荆门、黄陂等,去了解风力资源情况并推广风力发电。最初我想在我的家乡孝感市大悟县做个试点,需要安装测风仪来测风,还要有专门的人管理记录数据,但是孝感市农业局和新能源办公室没有经费可以支持,所以只能作罢。

1996年底我去了通山县。去通山县也是个机会,原来通山县电力公司有人在我们电气学院学习进修,他们想发展风力发电,就咨询吴希再老师我们学校有没有老师研究风力发电,吴老师向他们推荐了我,就这样我去了通山县九宫山考察。刚到那里的时候我说:“这里没有风啊!”后来晚上在他们的招待所休息,半夜时听见风吹得呼呼作响,当时我高兴得跳起来跟同伴说:“风来了,呼呼啦啦地吹来了!”,他们说:“是啊,我们这里晚上有风。而且风很大,山上没有什么草和树,连石头都吹跑了,都是光秃秃的。”我说:“这样还不够,我们要测风,要用数据说话。”后来我们组织气象局、电力公司、新能源办公室和我们一起成立了测风小组,向他们分管农业的阮副县长汇报工作。政府对此项工作也很支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拿出了3万元支持我们的研究,主要用于气象局的测风记录。我们在九宫山上安装了一根十米高的测风杆,通常叫作十米测风。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山很高很秃,路也不好走,有一次我在半路把鞋都磨坏了。当时阮县长动情地说:杨教授,如果九宫山风力发电场建成了,一定到给你立一个碑。没有你,谁知道九宫山有风?没有你,怎么能建成风力发电场?我说:碑不要立,事业要干成!山上经常打雷,有几次雷电还把测风杆的风叶都打掉了。通过一年的测风数据,我们认定九宫山地区拥有优良的风力资源,适合发展风力发电。

1997年初我去了利川市考察。路程比较远,通常往返需要一周的时间。我记得那时我刚讲完《电机学》课程,要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复习,之后再考试。我就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去了利川市实地考察。省农业厅给我写了介绍信,我找到当地负责的单位,他们都很高兴,但是他们说当地没有风。我说:“我听说有风啊,我感觉也是有风的。”我找到气象局和新能源办公室一起去一个叫茅槽的地方去测风,周围的群众都很好奇地来围观。测出来确实是有风,只是他们一直生活在那个环境中就感觉不到有风了。虽然测到有风,但是这个地方还是被废弃了。因为那是两山之间一条狭长的通道,稻田比较多,人口也比较多,并不适合发展风力发电。后来我们又到茅槽附近的齐跃山去测风,测得的风资源很好,可以算是全省风力资源最好的地方。而且风场面积广阔,地势较平坦,住户很少,发展潜力很大。

1997年我们在省计委的支持下,成功地把九宫山和利川两处风电场规划入选国家计划,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早入选国家计划的省份。通过前期的实地考察测试,我们对于各地区的风力资源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就邀请武汉市科委去调研。我们都认为九宫山和利川地区的风力资源主要数据均达到了国家有关建立风力发电场的标准,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风力发电场选址点。后来武汉市科技局来我们学校调研时,科研处通知我参加,我就把九宫山和利川地区的调研情况作了介绍,并希望能在这两处发展风力发电,建立风力发电场。武汉市科委主任粟道云非常支持,与我们联合立项来做湖北省武汉市风力发电的研究,除了这两处,还增加了黄陂木兰湖作为武汉市风力发电场的试点。我是项目负责人,并获得了15万元的经费支持。我们学校当时有一位来自德国的客座教授伏格特先生,也是武汉市科委的技术的顾问,他非常重视宣传和推行风力发电。看到我们的研究成果后,帮助我们申请到德国政府资助项目,主要是资助我们去德国考察风力发电的研究、设备和技术,捐助测风设备,帮助分析测风数据等。

20016月,省计委、省物价局、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市科技局还有我们学校组成的考察团去德国考察了十几天,收获非常大。我们参观了在海边的风力研究院,考察了生产风力发电机的厂家,确实比我们研究得要深入,很多技术是我们当时达不到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国家十米测风一般风速要达到每秒6米才能够建立风力发电场,但是他们在风速每秒4米的地方就可以建立风力发电场。而且他们对各种机型都做过实验,各种风力发电机的样机都在运行,这在我们国家是没有的。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他们为了鼓励大家利用风力发电,推行了风力发电的各项优惠政策,例如价格优惠、电费补助等。这次考察拓宽了我们的研究思路,对我们的启发很大。

最初,九宫山和利川两处都计划参加这个研究项目的。后来九宫山被确定为湖北省风力发电的试点项目,为什么被选为试点呢?第一,它是省里5A风景区,建立风电场将为九宫山旅游区增添一处景点,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第二,它离武汉市很近,有旅游公路通过,交通很方便。第三,它的电力系统和全省是联网的,属于一个电网。第四,它的风场小而精,用来做试点最合适。九宫山地区被选为省里的试点后,就退出了这个资助项目。因为如果要参加这个项目,我们的测试数据是要和德国方面共享的。我们希望能保密有关的数据,就退出了,准备自己做测试研究。九宫山是山型,比较陡峭,有山峰,不利于安装设备。所以有的设备就安装在山峰的对面,在江西省境内。九宫山搞风力发电开发的时候寻求了欧洲的贷款,需要政府审批,后来政府要先找专家认定,他们就找到我,我记得当时我手写了一份两页纸的意见书。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的情况,最后认定九宫山的风场可以开发,如果说有风险就在于:1、测风不够准确;2、自然界风力的变化。绝对不会白白投资,只是发电量的多少可能与我们的预计稍有差别。最后省政府采用了我的意见批准了贷款。九宫山后来建成了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是从西班牙进口的,质量非常好,当时单机容量是850KW,一共安了14台,200710月并网发电成功。它是由湖北能源公司开发的,是全省最早并网发电的风电场,也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风电场。

利川地区参与了这个项目,与德国技术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安装了德国资助的设备仪器,测试的数据是自动传输给我们,同时也共享到德国。后来这里确实建成了全省最好的风力发电场。利川地区的地理条件很有优势,风场覆盖范围大,风力资源丰富。虽然和九宫山的海拔差不多,但它是高原型地势,上面很平坦,可以跑汽车,便于安装设备。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岩石结构是层状岩,是一层层叠起来的,岩石很松不结实,容易破碎,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一个洞。所以前期要先钻探,看地基是否牢固,是否适合安装设备。这里的面积很大,号称有300平方公里,所以很多单位一起参与开发,分片建设。截止目前,利川齐跃山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50KW

当时在整个中国内陆地区,我们省内的九宫山和利川地区属于最早列入国家计划发展风力发电的地方。九宫山的风电场先建成,利川地区的风电场后建成。这两个风电场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们省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已到350万千瓦。

(杨长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