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NU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2019年9月22日,我们作为电气学院的老教授慰问采访小组,在麦子烘焙约见并采访了邹云屏教授。乍一见面,骑着电动车的邹教授身上洋溢的精神抖擞与平易近人就让我们对这位电气学院数十年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产生了深深的好感。邹教授亲切的招呼我们坐下,在寒暄了一番后,我们开始了采访。
刻苦求学 结缘电气
邹教授是山村里的孩子,出身寒门,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他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抓住了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于1964年进入华工读本科。本以为美好的大学生活会这样平稳度过,但时事难测,在读了两年本科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本应在1969年顺利毕业的邹教授只读了2年的书就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离开了他最喜爱的校园,来到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之后,为了让这一批大学生更好的建设国家,邹教授被分配到了潜江的军工农场接受解放军再教育。也是在这里,他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邹教授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条件实在是非常艰苦,下雪天还要在水田里挖渠道,就算水面结冰也是打赤脚(没有胶鞋)。”而到了插秧的季节,大家面对的都是长达数公里的稻田,常常累得在田边都能倒头就睡。但说到这里,邹教授又对我们年轻人有一些告诫与期望。他说:“你们年轻人最好是能吃一次最厉害的苦,这样以后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怕了。”说的真好,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邹教授所说的吃苦,就是要让我们去实践,去经历,去锻炼。这既是让自己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亦是对自己心性的锤炼。想当年,勾践又何尝不是卧薪尝胆,才守得云开见日明的呢?八路军又何尝不是浴火重生,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呢?只有在苦水中浸泡过的种子,才会在未来的日子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谈到自己与电气结缘的经历,邹教授更是感慨万分。邹教授结束2年的日本留学生涯后,一开始是在造船系工作,后来专业合并才从造船系转到应用电子系。正是这一“意外”,让邹教授和电气结下了40余年的不解之缘。人生也是这样,美妙的过程既可能发生在命中注定,也会存在于阴差阳错之中,这样的生活也同样令人期待。
努力奋斗,见证发展
邹教授告诉我们,当时他才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整个华工的学生都没有现在的电气学院的人多。他说:“我从一个刚刚成为老师的小伙子,到成为教授,华工也从当初的华中工学院变成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华中科技大学,我对这所学校的感情是非常深的。”的确,电气学院的发展壮大绝对少不了邹教授的努力。在学术方面,邹教授做出了许多重大成果;在教书育人方面,他也带出了二十几位研究生和四十余位博士生。不仅是邹教授,电气学院的成长离不开开众多电气人的不懈奋斗,而电气学院的发展史就是华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目标坚定,奋斗不止。与此同时,这样的电气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电气学子为了电气学院,为了华中科技大学,为了我们的党和国家而努力奋斗。
理想信仰,目标笃定
了解到我们都是大二的入党积极分子,邹教授便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劝诫我们:“人,还是要有追求,要有政治抱负,这样的人在面对关键性的时刻才提的起劲。”这是来自一位84年就入党的资深党员的谆谆教诲,毕竟曾作为电气学院的副院长,正是因为拥有坚实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才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把科研、教学工作和领导工作同时做好。我们都应当学习邹教授的这种精神,努力让自己早日成为真正合格的党员。
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邹教授还对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其他的指导。他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他用自己一双儿女来举例子:“当年我儿子和我姑娘读书的时候,我工作都很忙,而他们都知道体谅爸爸,学习上的事情能自己解决的尽量不让我操心。我觉得这就是换位思考的体现。”这是邹教授的人生智慧,在人际交往中,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中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就会产生争论,但倘若我们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事情,换位思考一下,就能互相理解。
在结束采访后,邹教授的一席话仍然久久萦绕在我耳畔,“一个人要知恩图报,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份恩情,”从这句话里,我们找到了他贯彻一生的事业的原因。我想,这也是一位老党员,一位老教授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在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