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栏

ALUMNU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校友文苑

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专访电气学院陈贤珍、唐良晶教授)

——专访电气学院陈贤珍、唐良晶教授

发表时间:2019-11-02 作者:伍晨可、李柏杨、刘镇玮,根据采访口述录音整理 浏览次数:

时光如白驹过隙,新中国已然风风雨雨走过七十载春秋。与此同时,自1952年建校至今的华中科技大学也见证着祖国的发展与壮大。有人曾说:华科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传承并发扬华工精神,是我们一名华科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在这祖国七十华诞之际献给国家最好的礼物。此次陈贤珍与唐良晶两位老教授结合他们的亲身经历,更是将“华工精神”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生,以学为本。信息爆炸爆炸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再处于当初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了。如今是网络时代,这一“网络”不单单指是互联网,更是指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知识网,当今,专精单一某个方面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型人才,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人才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坚实牢固的基础,是成为人才的先决条件。

“学在华科”这一美誉并非空穴来风,陈教授以自身的经历向我们诠释了这一点。

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之初,进入大学的困难程度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通过高考层层筛选,清华、北大、华工,可供选择的学校只有寥寥几所。因此,能够突出重围考入大学的无一不是千里挑一的优胜者。陈教授和唐教授当年从当地脱颖而出后,选择了进入华中工学院进行深造,志在日后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陈贤珍老师回忆:“当时的我来到华工后,感觉竞争更激烈了。大家都将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的清清楚楚。早上铃声一响,马上就起床,在路上匆忙地走,不怎么聊天;中午午休时间一到,路上是没有一个行人的,都是在午休;下午大家都会去图书馆自习。我们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中学习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每一天都觉得自己又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对你们最大的希望是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做贡献。作为学生,要把基础打好,判断好前进的方向,然后继续发展。这个发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而是一辈子的事。”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和人生发展绝不可一蹴而就,只有我们平日的积累与小小的进步,才能构建出自己人生的大厦。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除了目标,还要要求全面发展,不能只读书,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有很多同学,每个同学都要求全优,你追我赶。 再有,道德方面、文体方面,包括社会工作,都是很重要的。那时候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很紧张,但同学们互相关心,有专职辅导员关心思想和生活。当年国家注重思想巩固,学生们的思想都比较端正。就德智体全面发展,过去的情况比较好,因为过去的形势要求、人才要求,国家对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视,每个同学也都全心投入,是很不错的。

“当时我们注重全面发展,比如我是练习田径的,她是女子跨栏的。虽然我们的学习生活很紧凑,但必要的身体锻炼还是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那个时候我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追求。我现在是民主党派,她是共产党员——曾经上山下乡带领知青当生活,锻炼。”唐良晶老师在回忆的时候微微眯着眼,带着笑,仿佛昔日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自由、美好的太平盛世,有着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琳琅满目的商品美食、科学健康的业余作息活动、触手可及的知识财富……我们确实应该感到庆幸。在美好生活的当下,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更多的途径。但丰富多彩的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同时也促成了部分人的懒惰和消极,迷茫伴随着他们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唐良晶老师那一辈人对于学习目标的纯粹、对于未来方向的明确、对于自身发展的全面追求是我们某些同学现在所缺乏的,而这更是华工精神的突出表现。

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尤残求是辉。

“不少人问我们退休后的生活是否开心,但我可以明确的说,‘我们从来就没有退休过!’。”陈老师简单的言语带着坚决的语气。。

这样一句从一位耄耋老人口中说出的话,令我们不禁肃然起敬。虽然他们已经不再躬耕三尺讲台,也很少亲临实验室,但他们依旧坚持着他们的学术研究,关注着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倘若国家需要,他们依旧随时准备着投身研究的前线。

根据二位老教授回忆,我校大约在1958年底1959年初,由各系抽调的学生和教师一百余人,组建了工程物理系。当时,尚未毕业的唐、陈教授也从电力系(三年级)被抽调出来做年轻教师。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同时还有科研任务。由于接手的研究任务都是全新的,他们要学的东西繁杂,同时也不能丢掉自己原本的课程。其中最令唐老感慨的是四年级时自己被调动,学校准备成立工程物理系研究原子能,进行质子直线加速器的研究制造——完全是从无到有。23名双十年华的学生夜以继日的钻研、改进、创新,在历经一年的艰苦奋斗后,终于完成了课题研究。

除了科学研究,两位教授同时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其门下人才辈出;东南理工、南昌理工大学、华为公司、北京现代等等各个单位中的高层中都有其学生的身影。

退休后的陈老师依旧致力于专业相关的工作:将曾经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后,坚持创新发展,创办了数个公司,研究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和控制,组装了全国第一部四驱电动汽车、全电动后两轮驱动汽车。90年代国家鼓励出国创业者紧密联系国内,他积极响应号召,在加拿大创立IEMD公司,又将自己取得的相关专利提供给了国内的相关电动车公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所有的其他省考到华工的学生都和我一样,大家都有同一个雄心壮志。而且现在是新中国,祖国急切需要人才,各个都抱着雄心壮志,要为祖国学习,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种心情很强烈。所以我跟你们说,第一是目标,现在你们处的时代和我们有类似之处,因为现在是一个变迁的时代。前沿的技术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现在是向更高层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创新技术。国家要实现富强这个目标,就全靠人才,这个人才不是我们,而是你们,年轻人,发展的、创新的、年轻的人才。在这个形势下,你们应该坚定地树立雄心壮志,为祖国富强而奋斗。”陈老师眼中流露的是殷殷期盼的目光。

后来恰逢改革开放,国家要派出人员出国留学,当时学生在学校范围内选拔后参加全国外语统考。开始国家大量派学生前往美国,后来与美国的关系开始紧张,就派去西欧国家。当时陈老师学习德语,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访问,学习超导电机。那时候她已经四十多岁,到德国当学生,回国以后在电机教研室做了很多课题,指导了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

当年,党和国家给予各行业的人才无与伦比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在学术和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们更是明白使命、肩负起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他们对于国家分配的任务从不推卸,“我来!”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们精神的具现化。

时代在进步,当初奋斗在祖国各处的前辈们也在渐渐老去。即使他们还想重返前线却也力不从心。“明德、厚学、求实、创新”是我们华工人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精神灯塔。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我们,理应从他们手上接过传承,书写我们自己的故事。希望我们在垂垂老矣之时,也可以笑着讲述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