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栏

ALUMNU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校友文苑

心怀理想,脚踏实地(专访电气学院唐孝镐老师)

——专访电气学院唐孝镐老师

发表时间:2019-11-05 作者:汪涛、聂志聪、姜家兴,根据唐孝镐老师采访口述录音整理 浏览次数:

922日下午,我们小组队员三人敲响了唐孝镐老师的家门,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打开门,这就是唐孝镐老师。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们三人聆听这位令人尊敬的老教师将他与华科、与电机学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

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唐老师待我们坐下后,热情地拿给我们饮料和零食。我们问起老师的年龄时,他幽默地答道:“精确地来说,84.8岁了。”唐老师的亲切与幽默很快令我们稍显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

唐老师1935年生,49年初中毕业,55年考入华工。唐老师初中毕业后在中专学习,中专教学重应用,并不很重视基础知识,每每直到考试前学校才会让老师补习物理、数学、语文等基础科目。不过唐老师仍然顺利考上华中工学院。唐老师于1960年本科毕业,自此一直到95年底退休都在华工躬耕三尺讲台。其间有一年唐老师被调到上海一所学校授课,因为文革又回到了华工。唐老师主教电机学和电机设计,他自豪地说,当时的华工电气专业实力强劲,有五大名教授,主攻绕组、变极、电磁场等方向。

我们问及老师的退休生活,老师说,现在平时主要做做家务,散散步,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由于住在学校,处处都是熟人。不过时光荏苒,唐老师同班当年28名同学,现在只有10位健在。

对电气专业的思考与感悟

华科建校初期只有三个系,分别是机械、电气、动力。1956年国家提出“科学建军”,同学们都投身于国家发展,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厂工作。讲起文革后的一批大学生,唐老师说,大家都极度渴望获得新知识,积极学习数学和外语。起初大家学习俄语,后来跟国家和苏联之间关系有变,又学起了英语。电机研究计算手段也不断发展:从手算,计算尺到日本计算器(80年代初,小型)和电子计算机(晶体管),再到后来IBM286386

关于创业这一问题,唐老师的建议是先工作几年再去创业。“要先熟悉社会,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脚踏实地,每一步都有收获。跳槽很正常,但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可能不一定成功,但能磨练自己。一辈子总要让自己觉得自己做了几件事。另外,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学生有很多都是毕业后一起开公司,”老师说道,“这样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同学大学在一起比较熟悉,但一起创业,还涉及到工作分配与利益分配的问题,难以处理。我教书多年,到了政策利于创业时年纪太大,也不太适合创业,而且关于电机本体的创业需要的资金太多,所以没有选择这条路。”

唐老师毕业后留校担任电机学课程的助教,负责改作业、带实验、答疑。当时身为助教的唐老师时常还要前去学生宿舍辅导,有时会被问到没有思考过的问题,自己也不清楚。这时唐老师就会回去自己思考,没有答案再请教老师,然后再给学生答疑。唐老师说,这方面老先生们告诫他要老实,身为助教,不能糊弄学生。当助教的同时,唐老师也在学习老先生们的讲课方式、优良作风。

唐老师对于国内的电机学教材有自己的看法。老师说,国内主流的电机学教材都沿用苏联模式,偏重教授应用。但美国的教材是先教授最基本的原理与技能,甚至先讲左手定则与楞次定律一类的基本定律。老师表示很受后者的启发,认为应该重视基础。唐老师道:“在教夜大的过程中,学员怕年轻老师讲的少,但其实讲的很多,主要就是因为体会不深,没抓住本质,所以学习要会总结。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掌握了的地方。”老爷子退休后一直想着手于电机学和电机设计方面的概论,但由于精力不足,终究没有完成,颇为遗憾。

对大学生的期望与建议

在谈及对大学生的期望时,唐老师希望我们要理解并且热爱我们的祖国。他讲道:“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要充分理解,从旧社会过来不容易,领导人治理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国很艰难;目前社会上存在贪污现象,但绝对不是主流。我们国家让14亿人吃饱很不容易,改革开放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当时困难年代种粮食的人吃不饱,喂鸡的人吃不到鸡。而现在中国受美国打击就是因为中国成长起来了。如果年轻人准备出国,那么不要觉得国家不好才出国,而是出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再回来建设祖国。”他强调,如果自己的国家不强,别人还是瞧不起你。老师还告诫我们,年轻一代要心怀理想、脚踏实地,而且要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对于暂时不如自己的人,不能抱以轻视的态度。“天才是有的,但毕竟是极少数。”

唐老师希望年轻人能够锻炼好身体。正如毛主席所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大学时,唐老师喜欢跑步,还曾是马拉松三级运动员。

在唐老师的大学时代,毕业时并不需要正式的论文。关于现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论文,他认为,并不一定需要搞出一个发明创造,但一定要有一些新东西,对于一个现象一定要有深刻的分析与见解。一言以蔽之,不要大发明,要有新东西。

插曲

采访间隙,我们提出能不能与老师合影留念。老师欣然应允,表示很愿意与年轻人待在一起。老师拿出自己的手机,希望我们留下一些照片作纪念。

                                                       

唐老师经历了电气学院从无到有再到强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新中国从无到有,到富,再到强的全历程。他关于电机学、关于国家与社会的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老知识分子身上的沉淀下来的智慧。老同志是社会的宝藏,祝愿所有如唐老师一般的老教师都能度过祥和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