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栏

ALUMNU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校友文苑

不忘初心,赓续奋斗(专访电气学院曾克娥教授)

——专访电气学院曾克娥教授

发表时间:2019-11-06 作者:余林峰、田茂飞、黄光瑞,根据曾克娥教授采访口述录音整理) 浏览次数:

时光飞逝,正值祖国七十华诞之际,我们有幸参与此次与离退休老党员的交流活动,在端正入党动机的同时,深切理解真正的华工精神。

1952年建校至今,学校已经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从当年的华中工学院到后来的华中理工大学,再到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不懈奋斗成就了今日的华中大。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电气学院的老教授曾克娥老师,倾听老师心中的华工记忆。

学在华工

和很多华工的老教师一样,曾老师在华中工学院就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这里度过了几十载春秋,参与了华工的建设,见证了华工的成长。回顾当年在校学习的日子,老师告诉我们,那时我校的专业分得很细,更注重的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比如老师就读的是电机系的发配电专业;当时的本科是五年制,课程很多,大约有30门,大多课程都有100多个学时;当时学校也更为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本科生大学五年的学习时间之中共有三次到电厂、 变电站、电机厂等地实地学习的机会。曾老师回忆,大一新生第一次是到电厂展开一次实践见习活动,由老师带领,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第二次的专业实习大概是在大三时,学生要参加工厂三班倒的运行值班,大约一个月,尽管非常辛苦,却可以真正体会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意义。第三次实习则是毕业实习,由老师带队,仅仅毕业设计和实习就花费将近半年的时间,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中。一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厚达上百页,这是把所学到的东西加入进毕业设计里面,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谈及对于本科教育的看法,老师说到,在自己的本科学习期间,学校里的大多基础学科和我们现在的也比较相近,但是过去的课程更繁重,专业课多,课时也更重。过去的大学学习看重实践部分,有着数量更多、时间更长的进厂学习机会。曾老师认为,现在的本科教育更为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理工科学生在实践方面经历得比以前要少。但是相较于过去,我们能够接触更多的新技术,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更广,选择范围更多。

教学科研

曾老师谈起七十年代在华工任教时,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老师们通常会在每节课的课后安排答疑环节。有时候由于学生问题太多,老师们常常会错过午饭或者晚饭的时间。而且老师们的答疑范围不仅限于本课程,对于基础实在薄弱的学生他们甚至会“跨行”辅导高数等基础课。她还亲切地询问我们,现在学院地课程设置如何,有无答疑和晚辅导。老师说:“科研与教学是不能分开的。”虽然关于这方面的争论一直存在,但她始终认为培养一流、卓越的学生应该是高等学府的首要任务,高校的科研对于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一边说着,曾老师又拿出家中的水果和坚果招待我们,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和蔼和亲切。

老师回忆,电气学院成立初期,许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都不完善,是老教师们一步一个脚印地亲身参与建设各种实验室、编写实验教材等等。对于电气学院继电保护实验室,老师有着满满的回忆——在这里,她和同组的老师们一起确立了实验内容、方法,建立了实验装置。老师回忆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华工的电力专业就已经排在全国前列。我们的老教师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其他工作都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很多老师经常昼夜不分地工作在实验室。”听着她讲起这些往事,我们也仿佛回到了昔日的峥嵘岁月。一代代华工电气人就是如此踏实而坚定地走在为国家、为科研献身的道路上。

   

   

曾老师本来2007年就可以退休,却又加入了研究生院的顾问组,一干就是五年。 她将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华工教学事业。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不仅仅收获到了老教授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 更是深刻感受到了华工人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行业发展

曾老师认为,电气行业如果要有创新性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基础,更加离不开前沿技术的应用,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激光、储能方式、新的发电方式等等。例如,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如何应用新技术精准定位这一课题已经研究了很多年。老师虽然已退出一线的教学研究十几年,但是还是一直关注着电力行业的技术发展,认为现在高级的人工智能就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老师认为在,将各类新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这一方面,就能产生许多开创性的课题。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电力人筚路蓝缕,从无到有,开辟了一条创新创造之路。从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到三峡工程、西电东送、特高压交直流、青藏联网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再到设计、建设、发电、电网、设备等多个方面,都是几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辈们做出的巨大成就。这些光荣属于他们,也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

曾老师最后殷殷教诲我们,一定要踏实做学问,传承真正的华工精神。

在与老教师交流的这一个小时里,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华工人不懈奋斗的身影,真正理解了华工精神——实干精神的内涵。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就应该抓住机会,顺应时代,汲取知识,学习技能,为振兴中华、发展电力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提升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