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栏

ALUMNU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校友文苑

为师生谋幸福,为学院做实事(专访电气学院尹小玲老师)

——专访电气学院尹小玲老师

发表时间:2019-11-11 作者:黄雨婷、应雨恒、虞天航,根据尹小玲口述整理 浏览次数:

祖国70周年华诞的初秋,校医院二楼,三位青年围坐在两位精神矍铄的长者身旁,从长者与华中大电气的第一次邂逅开始,从过往的岁月中探寻华工精神,采撷电气故事。

2019年9月22日,我们一行三人应学院号召,前往拜访退休老教师尹小玲老师,并带去电气学院对她的问候。初见尹老师时,老师刚打完吊针,眼睛里的神采却让我们仿佛忘记了她手臂上的白色纱布,忘记了老师正身处医院病房。窗外阳光洒落而入,轻快鸟鸣跳跃耳畔,尹老师的娓娓道来很快将我们带入了她的故事之中。

对华科的感情——从结缘华科电气到退休默默奉献

尹小玲老师于1952年出生。1954年,武汉市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工业和高等教育。国家从全国各地抽调人手,助力华中工学院建校。尹老师正是在此时随父母迁入华中工学院。她从小便在华中工学院长大,但那时此地还并不如现在一样美丽宜人。那时的华工,四面都是被尹老师笑称为“山包包”的黄土山丘,房屋与工棚别无二致;人们的穿着也十分朴素;交通极度不便利,华工处于偏僻的乡下,倘若需要进城,只能选择乘坐15路公交车——尹老师回忆,当年青年园全是石子路,公交车经过时一路颠簸。第一代华工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不懈探索,奠定了华中工学院初期发展的基础。

成年后,尹老师在武汉市一家企业做秘书工作。她1975年入党,1986年应学院电力系邀请,从企业调入华中工学院,在电力系负责人事工作。那时的华工只有几个大系,包括东边的机1系、机2系,及西边的电力系。电力系在华工校史上一直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的电力系便是华工的第一大系,共有300余人。97年,动力系和电力系合并为能源系,90年代末党政合一,后来电力系又重新独立成系。在这段时间之中,尹老师管理整个电力系的人事工作和党务工作,与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熟悉。

2008年尹老师成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后又参与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近年来也同时作为电气学院党委组织员老师参与组织发展党员的工作。

电力系精神——敢于创新

尹老师向我们介绍,当时的老校长朱九思带领教育部派出的高等教育考察组,到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国考察了许多名校。此后朱九思校长在一期干部轮训班上就正式提出了要把华中工学院办成综合性大学的想法。于是许多新学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华工大地上迅速兴起,但是这些新学科亟需学科带头人和一线建设者,于是电力系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响应号召,积极转业转岗,成为了计算机、社会学等专业的开拓者。

令尹老师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电力系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率先采用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将传统的固定工资变为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形式;同时打破“铁饭碗”旧制,采用聘任制。这在彼时的华工大地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这两项新措施的促进下,电力系教师们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不出几年,电力系便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数项巨大成就,走出了华工的第一个博士后,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立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个博士后在电机系毕业的成就令全校瞩目。

电力系精神——乐于奉献

“那段时间的每天凌晨六点,”尹老师说,“在西九的展览室都有老师忙碌的身影。当时学院正在筹建一间展览室,需要粉刷墙壁。他们不愿花钱请工匠来做,许多老师都自愿来粉刷墙壁。往往白天科研,晚上刷墙,忙到三四点才回家,没有任何人有一句抱怨。”正是在这种老师为学院干实事、学院为老师谋福利的良好氛围之中,电力系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尹老师还提及了陈德树老师。在任职期间,每次有论文发表,他必定将学生的姓名放在自己之前,而不计个人名利。由此,陈德树老师对电气学院学子的默默奉献、拳拳爱护之心可见一斑。如今他虽已退休,依然坚持每天骑着“小电驴”前往动模实验室,继续为青年科研工作提供指导与帮助。

电力系精神——精诚团结

尹老师告诉我们,现在忆起,她依旧十分敬佩当年的书记和主任。他们两人在众人面前从来没有红过脸,即便是有巨大的分歧,他们都会坐下来,一杯茶,一根烟,坦诚相对,平和相谈,问题迎刃而解。他们的胸怀坦荡、一心为公,正是当时的电力系能够大步前进的关键。尹老师对比起自己在企业工作时,上司并没有这般团结,所以更加珍惜在电力系的时光,热爱在电力系的工作。哪怕学校的工作处向她抛出橄榄枝,她仍然选择留在电力系——这个最初邀请她来到华工工作的系所。“做人要坦荡、诚实,同时也要会处理一些人际关系,全身心为学院发展而奉献自我,将时间投入到行政工作中去。”尹老师如是说。

在电力系工作的几十年,她几乎每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当她因病住院时,系里的所有老师都前来看望。这正是大家对尹老师工作的认可和人品的钦佩的切实体现。尹老师告诫我们,金碑银碑不如口碑,只有不忘初心,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退休并非退党,入党是终生事业,即使年老也要老有所为。

经组织批准,尹老师亲自来到黄石制衣厂,给电力系所有老师定制了时髦的系服和牛仔裤,还请来了美尔雅制衣厂的师傅,给每一位老师量体裁衣,定做一套西装。尹老师还打电话请来了当时已经离开电力系、担任校领导的姚宗干老师,为他也定做了一套西装。

与尹老师的聊天轻松而愉快,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悄然流逝,我们决定不再打扰老师休息,起身告别。临走时,尹老师拉着我们的手,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郑重地点头,挥别了尹老师。校医院的小路上,夕阳的余晖安静地洒在我们的脸庞,我们知道,我们的心中也已洒满了光辉。

尹老师寄语——党员应该做好自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毛主席也曾说“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尹老师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党员,但最让尹老师自豪的不是这些荣誉,而是荣誉背后来自同事们的肯定与认可。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如今的和谐安定是由无数革命者的血泪换来的,如今的繁荣富强是由无数奋斗者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读懂历史,读懂政治,有一定的历史思维和政治立场,才会读懂简单的“为人民服务”五字背后承载着怎样的赤诚与伟大。

“作为党的一员,我们需要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党。有时候,党中也会出现不尽完美的地方,此时我们党员就更应该做好自己。每一名党员就像是党的基石。”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认真践行党的原则,而不仅仅只是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