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学院新闻

“赓续红色血脉,聚力双融双促”

——教职工电力系党支部赴天子山开展实践研学暨学科评估研讨

发表时间:2025-04-02 作者:电力工程系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党支部赴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研学活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结合学科发展进行专题研讨,生动践行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双融双促”理念。

天子山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畔,曾是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十几支抗日游击队在此留下光辉足迹。如今,这里已成为集红色文化和廉政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30日上午,实践队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红色展厅和廉政展厅。在红色展厅,大家重温了天子山人民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深切缅怀了项英、葛达、江萍等革命先烈。在廉政展厅,实践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注重纪律建设、从严管党治党的伟大历程,深刻领悟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远意义。

实践队在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影

实践队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实践队在红色展厅参观学习

实践队在宣誓大厅庄严宣誓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前往山顶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了庄重肃穆的纪念仪式。全体成员齐唱国歌,并向纪念碑默哀一分钟,向革命先烈表达深切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实践队在山顶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齐唱国歌

实践队在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默哀

党组织生活与学科发展研讨

下午,实践队在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召开了党组织生活会议和学科发展研讨会。

实践队开展党支部讨论

李正天同志作了题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宣讲。他详细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回顾了党中央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与决心,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做法。他强调,全体党员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随后,姚伟同志介绍了电力系学科发展的目标任务与规划,分析了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新动向。他号召全体教师以新一轮学科评估为契机,凝心聚力,再建新功。魏繁荣同志详细介绍了动模实验室升级改造方案,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平台的愿景。

深入研讨,共谋发展

在研讨环节,与会党员结合此次实践教育活动,分享了各自的感悟,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电力系学科建设规划和动模实验室改造方案。

方家琨同志首先介绍了新一轮学科评估的关键指标,回顾了上一轮评估中学院的优势项目,并指出了与兄弟院校相比存在的不足。他充分肯定了系内教师多年来为学院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号召全体教师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精神,努力补齐短板,推动学院再创辉煌。

承雄同志指出,动模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全体教师的鼎力支持。他强调动模实验室的建设应紧密结合电气学科教学改革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将其打造成为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

杨德先同志建议,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动模实验室的建设应明确其定位,选择有特色的场景。他提出通过校友仪器设备捐赠、实验平台校企共建等灵活方式,进一步拓宽资源渠道,保障动模实验室的顺利建设。

苗世洪同志指出,新一轮学科评估任务艰巨,人才梯队建设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他建议加大对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力度,优化团队协同与科研平台共享模式,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生态。

吴耀武同志指出,动模实验室的教学功能至关重要。与电力职业技术学校相比,我院的动模实验室更侧重于原理性验证。他建议发挥高校的特长,另辟蹊径,打造具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动模平台。

罗毅同志表示,通过进一步强化校友联络,借助周年庆典、学术会议、行业走访等形式凝聚校友力量,广泛宣传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鼓励社会和校友捐赠用于人才引进、学生培养和实验平台建设。

娄素华同志表示,动模实验室是电力系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在当前转型阶段,动模实验室的改造势在必行,她表示将全力支持这一工作。

李正天同志指出,当前国家和南网在动模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华科应找准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建设,凸显优势。

何维同志强调,动模实验室在各位前辈的努力下已成为电力系的标杆。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动模实验室的使命发生了变化。如何让动模实验室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仍需深入思考。他表示将竭尽所能推动动模实验室的建设

魏繁荣同志表示,通过院系集体智慧决策,融汇各研究团队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前沿进展,将助力打造出动模实验室的特色与亮点。后续将在吸收本次研讨会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迭代优化,尽快拿出兼具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动模建设方案。

李浩秒同志指出,动模实验室是电力系发展的源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动模的改造升级迫在眉睫。他表示将全力支持动模实验室的改造。

赵一睿同志建议,将动模实验室建设作为展示综合实力和服务多元需求的重要窗口。在升级过程中,应预留灵活可调的空间,定期更新展示内容,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交流的有机融合,推动实验室始终处于学科发展的最前沿。

总结与展望

姚伟同志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通过本次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学习,收获颇丰,深受感动。他感谢各位教师在本次学科发展研讨会上的分享与宝贵建议,并表示将针对动模实验室改造等方面的建议组织专题研讨,及时反馈解决。姚伟强调,电力系今后要组织更多类似活动,在实践教学与研讨中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扩大共识,共谋电力系的发展。

小圣同志在发言中指出,通过对天子山抗战历史和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历程的深入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老一辈革命家与科学家的信仰与精神在民族复兴与科学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赓续奋斗精神,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携手共进,为电力系的发展一起努力奋斗。

红色基因转化为育人动力

此次红色实践教育活动使电力系全体教职工党员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将红色基因转化为育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课堂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科研创新中践行报国使命,在服务社会中彰显党员担当,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教职工电力系党支部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构建“党建+学科”双融双促机制,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发展。

此次会议为电力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体教职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共同推动电力系在新一轮学科评估和动模实验室建设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